香港居住環境狹窄,而生活環境的整潔程度與心靈雜亂的關係卻是密不可分的。空間的混亂,就是心情的混亂,因此,家居和心情都需要斷舍離,放下雜物和雜念,懂得放下,才能獲得更多、活得幸福自在。
其實,囤積或雜亂的情況也許與你的「安全感」和「焦慮感」有關…因為心中缺乏某些東西,所以購買這些東西來填滿內心的空缺或遺憾。就如疫情時,會有人購買大量的糧食囤積,完全超乎日常所需,最後導致浪費,而這便是因擔心疫情的變化令自己無法購買足夠食物,怕會捱餓而對其生命造成威脅,是對糧食供應沒有信心和缺乏安全感的表現。而這些過度囤積食物的人,也許正是少時經歷過捱餓的人。
山下英子的著作「斷舍離」提到:「斷絕不需要的東西、舍去多餘的物品、脫離對物品的執著」,可以讓身心靈跟著重新“代謝”。斷舍離不單是整理和丟棄,面對人、事、物,在過程中思考並留下最好、最適合自己的,讓留下的能夠充分使用,進而認識自己的需要,才能帶來更充實的幸福感。
由基本的生活空間入手,把家居物件及用品簡化,省卻清理和收拾時間,人才能花更多時間和能量在自己享受的人和事身上,生活在舒適空間,把時間及精神投入在重要的人和事身上,才是正確的關係大掃除態度。
如果你想整理思緒,除去生活的雜亂和焦慮,可以從以下幾個重點著手處理:
請記得,斷舍離不等於浪費,因為我們並不是為了斷舍離而丟東西,而是在整理物品的過程中還找到與自己有連結的事物,找到自己。透過整理的過程,與不安、焦慮的感受說再見,也會有種煥然一新的感覺。如果你總是受混亂的生活環境影響,深受「過度購買」或是「囤積」之苦,先從房間裡的書桌、衣櫥開始斷舍離吧!或許對你有所幫助。
香港家庭福利會
婦女及家庭成長中心
註冊社工
林佳琪
#香港家庭福利會 #婦女及家庭成長中心 #婦女 #心靈斷舍離 #人際斷舍離 #正向心理 #斷舍離 #認識自己 #身心靈 #安全感 #焦慮
Copyright © 2023. Hong Kong Family Welfare Society 香港家庭福利會, All Rights Reserved